摩擦带电三要素
电子逸出功差异:当两种材料接触时,电子从逸出功小的材料向逸出功大的材料转移
典型塑料逸出功(eV):
PP:4.9
PVC:5.1
PET:4.7
摩擦序列规律:材料在摩擦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带电极性
(+) 毛发→尼龙→PET→PP→PE→PVC→PTFE (-)
电荷保持能力:表面电阻率>10¹²Ω·cm的塑料适合静电分选
电场作用机制
库仑力公式:F=Eq(E电场强度,q电荷量)
典型参数:电场强度3-5kV/cm,颗粒带电量10⁻⁶-10⁻⁸C/g
sequenceDiagram participant 进料系统 participant 摩擦带电区 participant 高压电场 participant 物料分离 participant 收集装置 进料系统->>摩擦带电区: 均匀给料(1-5mm颗粒) 摩擦带电区->>高压电场: 颗粒带电量≥10⁻⁷C/g 高压电场->>物料分离: 偏转距离差≥30cm 物料分离->>收集装置: 纯度>95%
预处理阶段:物料破碎至1-5mm,湿度控制<3%
摩擦带电:螺旋摩擦器转速200-400rpm,接触时间2-5s
电场分离:极板电压25-50kV,极距10-20cm
轨迹分化:PP偏转角45±5°,PVC偏转角15±3°
分级收集:多段式收集仓,间距可调10-30cm
摩擦带电系统
摩擦材料选择:
不锈钢(适合PP/PE)
聚四氟乙烯(适合PVC/PS)
最佳工况:
温度20-30℃
相对湿度40-60%
高压电极组
参数 | 正电性物料 | 负电性物料 |
---|---|---|
电压(kV) | +25至+35 | -15至-25 |
极板形状 | 锯齿状 | 平板状 |
清洗周期 | 每8小时 | 每12小时 |
控制系统
电荷监测:静电计精度±0.1nC
自适应调节:根据物料特性自动优化:
摩擦器转速
电场强度
分离板角度
PP/PVC混合料分选
预处理:破碎至3mm,烘干至含水率2%
摩擦条件:
不锈钢摩擦筒
转速350rpm
滞留时间3s
电场设置:
正极35kV
负极-20kV
极距15cm
分选效果:
PP回收率98.2%
PVC回收率95.7%
处理量800kg/h
ABS/PS分选差异
ABS带正电,PS带负电
需调整摩擦材料为尼龙
最佳电压28kV/-18kV
独特优势
分选精度高:密度相近物料(如PP/PE)可分
处理成本低:能耗仅0.8-1.2kWh/吨
环保性好:无化学药剂添加
应用限制
不适用于导电材料(电阻率<10¹⁰Ω·cm)
湿度敏感(>5%含水率效率下降50%)
粒径要求严格(<10mm)
最新技术进展
复合带电技术:结合摩擦带电与电晕带电,带电效率提升40%
智能调控系统:基于机器视觉实时调整电场参数
纳米涂层电极:减少粉尘附着,延长维护周期
通过优化工作参数,现代静电分选机已可实现99%的分离纯度,成为电子废塑料、汽车拆解料等复杂物料分选的首选方案。建议用户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合适摩擦材料和电场配置,并定期进行电极维护以保证最佳分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