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型分选设备
类型 | 处理量(t/h) | 价格区间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色选机 | 1-2 | 15-30万元 | 单一颜色塑料分选 |
静电分选机 | 1.5-2.5 | 35-60万元 | ABS/PS等工程塑料 |
重力分选台 | 3-5 | 8-15万元 | 预处理阶段粗分 |
智能型分选系统
类型 | 技术特征 | 价格区间 | 投资回收期 |
---|---|---|---|
近红外分选机 | 多材质识别 | 80-150万元 | 1.5-2年 |
AI机器人分选 | 深度学习+3D视觉 | 200-350万元 | 2-3年 |
复合分选线 | 近红外+静电+色选联动 | 500-1200万元 | 3-5年 |
核心配置成本拆解
传感系统:
基础CCD传感器:3-5万元
高光谱成像模块:15-25万元
量子点检测装置:50万元以上
执行机构:
普通气阀阵列:2-3万元/组
高速电磁喷射器:8-12万元/组
六轴机械臂:15-30万元/台
智能软件:
基础识别算法:5-8万元
自适应学习系统:20-40万元
数字孪生界面:30万元以上
附加成本项
安装调试:设备价的8-12%
备件储备:年耗材成本3-5万元
升级维护:年费约设备价的5%
按产能需求匹配
小型回收站(<1万吨/年):
推荐组合:重力分选台+色选机
总投资:25-45万元
中型再生厂(1-3万吨/年):
推荐方案:近红外分选机+静电分选
总投资:120-200万元
大型基地(>5万吨/年):
推荐配置:AI机器人+复合分选线
总投资:800-1500万元
按物料特性选择
薄膜类:风力分选机(40-75万元)
电子废塑料:XRF检测分选(150-300万元)
汽车拆解料:3D视觉分选(180-400万元)
吨处理成本对比
分选方式 | 设备折旧 | 人工 | 能耗 | 综合成本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人工分拣 | - | 150元 | 5元 | 155元 |
色选机 | 18元 | 20元 | 12元 | 50元 |
AI分选 | 45元 | 5元 | 20元 | 70元 |
投资回报案例
项目:年处理2万吨PET瓶片
设备:近红外分选机(120万元)
收益:
纯净料溢价2200元/吨
年增收440万元
回收期:约7个月
价格下行因素
国产传感器替代:成本降低30-40%
模块化设计普及:维护费用下降25%
二手设备流通:3年机龄折价率45%
增值服务趋势
免费工艺调试(采购额超200万元)
碳足迹核算报告(欧盟出口必备)
远程诊断系统(5G物联网支持)
建议采购方重点关注:
设备分选精度与产能匹配度
厂商技术迭代能力
本地化服务响应速度
当前市场主流机型价格较2020年下降15-20%,但智能化设备溢价仍保持30-35%。选择适配的分选设备可使再生料价值提升50-300%,建议结合三年发展规划进行设备选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