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市重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

产品中心解决方案案例·新闻

重源机械·1680+客户见证
公司新闻
塑料颗粒的原材料是什么:全产业链原料解析与行业发展密码
来源: 时间:2025-04-23

一、石油基原材料:传统塑料颗粒的核心支撑

(一)烯烃类聚合物:聚乙烯(PE)与聚丙烯(PP)

1. 聚乙烯(PE):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塑料

聚乙烯的生产以原油裂解制乙烯为起点,通过不同聚合工艺形成差异化产品:

2. 聚丙烯(PP):性能均衡的 “万能塑料”

聚丙烯以丙烯为单体,通过配位聚合反应制得,2024 年全球产能达 7800 万吨:

(二)含氯聚合物:聚氯乙烯(PVC)的双原料路线

聚氯乙烯(PVC)的生产依赖两种原料路线,全球产能超 5000 万吨:


根据增塑剂含量,PVC 颗粒分为:

(三)工程塑料原料:高性能化的核心载体

1. 聚碳酸酯(PC):透光与抗冲击的完美结合

PC 颗粒以双酚 A(BPA)和光气为原料,通过酯交换法或光气法合成,具有两大核心优势:

2. 聚酰胺(PA,尼龙):汽车与电子领域的轻量化材料

PA 颗粒分为 PA6(己内酰胺聚合)和 PA66(己二酸与己二胺缩聚):

二、生物基原材料: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

(一)淀粉基材料:从农作物到可降解颗粒

1. 聚乳酸(PLA):生物降解材料的标杆

PLA 以玉米、木薯等农作物提取的乳酸为原料,经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,具有三大特性:

2. 淀粉基共混颗粒:低成本降解解决方案

将淀粉(占比 30%-50%)与聚乙烯醇(PVA)、甘油共混,制得可降解购物袋专用颗粒:

(二)生物合成材料:源于自然的高性能选择

1. 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:微生物发酵的产物

PHA 通过微生物发酵秸秆、厨余垃圾等生物质碳源制得,具有独特优势:

2.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(PBS):堆肥条件下的降解能手

PBS 由丁二酸(生物发酵制得)与丁二醇(石化或生物基)缩聚而成:

(三)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:植物纤维的再利用

1. 纤维素基颗粒:木材与棉花的新价值

将木材、棉花等植物纤维经碱法脱木素处理,与聚丙烯(PP)、聚乙烯(PE)共混:

2. 木质素填充颗粒:造纸黑液的资源化利用

从造纸黑液中提取木质素(填充量 20%-30%),加入 PP 颗粒:

三、再生塑料颗粒原材料:循环经济的核心载体

(一)废旧塑料回收体系:从消费后到工业废料

1. 回收来源多元化

2. 高效分选技术支撑

(二)再生颗粒分类与质量标准

1. 主要品类及应用

2. 质量控制标准

中国 GB/T 29516-2013《再生塑料颗粒》规定关键指标:

(三)化学回收技术:废旧塑料的 “重生” 革命

1. 解聚技术突破

2. 行业实践案例

海尔集团建立家电塑料闭环回收体系,年处理废 ABS/PC 颗粒 10 万吨,再生料用于新家电外壳,生产成本降低 20%,成为循环经济典范。

四、特殊用途原材料:功能性与高性能化升级

(一)导电 / 导热塑料原料:电子与散热领域的刚需

1. 导电塑料

通过添加导电填料实现功能性改性:

2. 导热塑料

填充金属氧化物或氮化物提升导热性能:

(二)阻燃塑料原料: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

1. 无卤阻燃剂应用

2. 卤系阻燃剂的替代趋势

因多溴联苯醚(PBDE)等卤系阻燃剂的环境风险,全球正加速转向无卤化,2024 年无卤阻燃颗粒市场增速达 18%,远超传统卤系产品(增速 5%)。

(三)抗菌塑料原料:卫生安全的新需求

1. 无机抗菌剂

2. 有机抗菌剂

三氯生衍生物添加到 PE 颗粒,制成抗菌保鲜膜,有效抑制霉菌生长,延长食品保鲜期 3-5 天,符合中国 GB 4806.1-2016 食品安全标准。

五、原材料发展趋势与行业挑战

(一)技术驱动下的三大趋势

1. 低碳化生产加速

2. 智能化配方设计

陶氏化学的 AI 配方系统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原料配比,将 PC/ABS 合金料开发周期从 6 个月缩短至 2 周,精准匹配客户对强度、耐热性的差异化需求。

3. 再生料技术突破

化学回收技术使再生塑料颗粒纯度达 99% 以上,推动其从低端应用(如建筑材料)向高端领域(如食品包装、汽车部件)升级,2024 年全球再生料市场规模突破 2000 亿元。

(二)政策与市场双重挑战

1. 原料价格波动风险

原油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石油基原料成本(占生产成本 60%-70%),金发科技等企业通过 “期货 + 现货” 采购模式、建立海外原料基地,降低价格波动冲击。

2. 生物基原料瓶颈

3. 环保政策倒逼

欧盟《塑料战略》要求 2030 年所有包装塑料 100% 可回收,中国 “十四五” 规划提出 2025 年再生塑料产量达 2500 万吨,倒逼企业加大再生料、生物基原料的研发投入。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