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技术原理:利用不同塑料摩擦生电特性的差异,通过高压电场实现物料分离。例如,ABS 与 PS 塑料在摩擦后电荷极性不同,可通过静电场分离。
-
价格分布:
-
基础型:单级分选,处理量 1-2 吨 / 小时,价格 5000-3 万元。适用于家庭作坊或小型回收站,如某品牌 600 型静电分选机售价约 72300 元,可分离常见塑料。
-
高端型:多级分选系统,处理量 5 吨 / 小时以上,配备 PLC 智能控制系统,价格 15-30 万元。例如,立邦 ESP-1000 型静电分选机售价 43 万元,可实现 2-3 种塑料的高精度分离。
-
技术原理:通过近红外光谱(NIR)识别塑料材质,结合气刀或弹射装置实现分离。例如,可区分 PET 与 PVC 塑料,精度达 98% 以上。
-
价格分布:
-
经济型:单通道识别,处理量 300-500kg / 小时,价格 10-20 万元。如某品牌近红外分选机参考价 1 万 - 50 万元,适用于中小型塑料加工厂。
-
专业型:多通道扫描,处理量 1 吨 / 小时以上,配备深度学习算法,价格 30-50 万元。例如,陶朗 AUTOSORT™设备支持黑色塑料分选,价格根据配置浮动。
-
技术原理:利用不同塑料密度差异,通过水流或气流实现分离。例如,PP(密度 0.9g/cm³)与 PVC(密度 1.4g/cm³)可在水槽中自然分层。
-
价格分布:
-
湿式密度分选机:水槽 + 搅拌系统,处理量 500-1000kg / 小时,价格 8000-5 万元。如某品牌比重分选机售价 5000 元,适用于废旧电线铜塑分离。
-
干式密度分选机:气流分选 + 振动筛,处理量 1-2 吨 / 小时,价格 10-15 万元。例如,某品牌直线振动筛售价 6800 元,可筛选塑料颗粒。
-
技术原理:通过机械振动或输送带辅助人工分拣,提升效率。例如,振动筛可将塑料按尺寸分级。
-
价格分布:
-
振动筛:单层或多层筛网,处理量 200-500kg / 小时,价格 2000-1 万元。如某品牌直线振动筛售价 6800 元,适用于塑料颗粒筛选。
-
输送带分拣线:定制化输送系统,处理量 500-1000kg / 小时,价格 3-5 万元。例如,某品牌垃圾分选输送带售价 7500 元,支持 PET 瓶分拣。
-
静电分选机:多级分选系统比单级贵 30%-50%,但分离纯度从 85% 提升至 98%。
-
近红外分选机:多光谱传感器比单色传感器贵 40%,但可识别更多塑料种类(如 PA、PE、PP 等)。
-
密度分选机:干式分选机比湿式贵 50%,但无需水处理系统,适合缺水地区。
-
处理量翻倍:设备价格通常增加 60%-80%。例如,处理量 1 吨 / 小时的静电分选机价格约 15 万元,而 2 吨 / 小时机型需 25 万元。
-
自动化功能:
-
自动进料系统:价格增加 5000-1 万元,提升效率 30%。
-
智能控制系统:价格增加 8000-1.5 万元,可实时调整分选参数。
-
传感器:近红外传感器(如德国 SICK 品牌)比普通光电传感器贵 3 倍,但寿命达 5 年以上。
-
刀具与筛网:不锈钢材质比碳钢贵 20%,但耐腐蚀性提升 5 倍。
-
电机与减速机:进口品牌(如西门子)比国产贵 30%,但能耗降低 20%。
-
国际品牌:陶朗、秋山科技等设备价格比国产品牌高 40%-60%,但提供终身技术支持。
-
本地品牌:立邦机械、凯迪机械等价格亲民,配件供应周期短(通常 3-5 天)。
-
塑料种类:
-
混合塑料(如 ABS/PS/PP):优先选择静电分选机或近红外分选机。
-
单一材质分拣(如 PET 瓶去标签):可选密度分选机或振动筛。
-
纯度要求:
-
再生造粒:纯度需≥95%,推荐近红外分选机。
-
粗分拣:纯度≥80%,可选择静电或密度分选机。
-
日处理量 < 1 吨:选择人工辅助设备(如振动筛),投资成本低(<5 万元)。
-
日处理量 1-5 吨:配置静电或密度分选机,投资 10-30 万元。
-
日处理量 > 5 吨:采用近红外分选机 + 多级分选线,投资 50 万元以上。
-
分选效率:通过试机测试,要求设备对目标塑料的分选效率≥90%。
-
能耗指标:近红外分选机功率通常为 20-50kW,静电分选机为 10-30kW。
-
维护难度:优先选择模块化设计设备,如陶朗 AUTOSORT™支持快速更换传感器。
-
能耗成本:以近红外分选机为例,日运行 8 小时,电费约 200-500 元。
-
耗材成本:筛网、输送带等易损件年更换费用约 5000-1 万元。
-
人工成本:自动化设备可减少 50% 分拣人员,年节省工资 10-20 万元。
-
清洁:每日清理设备内部残留物料,防止堵塞。例如,静电分选机需定期清洁电极板,避免电荷积累。
-
润滑:对轴承、链条等运动部件加注润滑脂,周期为每周 1 次。
-
传感器校准:近红外传感器每月校准 1 次,确保光谱识别精度。
-
刀具更换:静电分选机刀片磨损深度超过 2mm 时需更换,SKD-11 材质刀片寿命约 800 小时。
-
季度检查:检查电机绝缘电阻、减速机齿轮磨损情况。
-
年度保养:更换液压油、校准传感器,费用约 5000-1 万元。
-
常见问题:
-
分选纯度下降:可能是传感器污染或参数设置错误,需清洁传感器并重新校准。
-
设备异响:检查轴承或刀具是否松动,及时紧固或更换。
塑料分选机的价格与性能紧密相关,用户需根据实际需求权衡技术类型、处理量与预算。在选购时,优先选择结构合理、配件耐用、售后完善的机型,同时注重日常维护,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实现塑料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