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核心成分的人工合成材料,其发展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。早期的塑料(如赛璐珞)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,而现代塑料主要依赖石油化工产业。
聚合物定义:由成千上万个小分子(单体)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长链结构。例如,聚乙烯(PE)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。
材料特性:轻质、耐腐蚀、易成型,但传统塑料难以自然降解,引发环境问题。
关键里程碑:
1907年:贝克兰发明酚醛树脂(第一种完全合成塑料)。
1950年代:石油化工技术突破,聚乙烯、聚丙烯实现工业化生产。
石油与天然气:传统塑料的基石
原油分馏:通过裂解工艺从原油中提取乙烯、丙烯等单体,占塑料原材料的80%以上。
行业数据:全球每年约6%的石油用于塑料生产,相当于消耗4亿吨原油(国际能源署数据)。
生物基塑料的崛起
原料类型:玉米淀粉(PLA)、甘蔗(生物PE)、藻类(PHA)等。
市场占比:2023年生物基塑料占全球塑料产量的1.2%,预计2030年增长至5%(欧洲生物塑料协会)。
回收再生塑料:
废塑料经分拣、清洗、熔融再造为颗粒,用于制造低端产品,如建材、服装纤维。
核心聚合物决定塑料性能
聚乙烯(PE):结构简单,耐低温,用于塑料袋、水管。
聚丙烯(PP):耐高温(120℃),应用于微波炉餐盒、汽车部件。
聚氯乙烯(PVC):添加增塑剂后柔软,用于电线外皮、人造革,但焚烧释放有毒气体。
添加剂优化功能与外观
增塑剂:提高柔韧性(如DEHP用于软质PVC)。
阻燃剂:降低易燃性(溴化化合物用于电子外壳)。
着色剂:赋予颜色,部分含重金属(如镉红)。
健康争议:双酚A(BPA)用于聚碳酸酯(PC)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,多国已限制其在食品容器中的使用。
聚合反应:单体的化学键连接
加聚反应:乙烯→聚乙烯(PE),无需副产物。
缩聚反应:对苯二甲酸+乙二醇→聚酯(PET),生成水等小分子。
成型加工技术
注塑成型: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,生产精密部件(如手机壳)。
吹塑成型:用于中空制品(如饮料瓶),年产量超5000亿个。
挤出成型:连续生产管材、薄膜,效率高达100米/分钟。
案例:
特斯拉Model 3内饰采用再生PET纤维,单辆车使用45个塑料瓶。
日本东丽公司开发超薄PE膜(厚度0.01毫米),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。
塑料类型 | 特性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PET | 高透明度、耐酸碱 | 饮料瓶、服装纤维 |
HDPE | 高硬度、耐腐蚀 | 清洁剂瓶、地下管道 |
PS | 脆性、易成型 | 泡沫箱、一次性餐具 |
PC | 抗冲击、透光 | 防弹玻璃、眼镜片 |
特殊功能塑料:
工程塑料:聚酰胺(尼龙)用于齿轮、轴承,耐磨损。
特种塑料:聚四氟乙烯(PTFE)耐高温、低摩擦,应用于不粘锅涂层。
传统塑料的生态代价
微塑料污染:全球每人每周通过饮水摄入约5克微塑料(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)。
填埋与焚烧:填埋场中塑料降解需400年,焚烧释放二噁英(一级致癌物)。
可降解塑料的突破
PLA:以玉米为原料,需工业堆肥条件(60℃+湿度),180天降解90%。
PHA:由微生物合成,海水环境中6个月降解,成本是PE的3倍。
循环经济实践
德国绿点系统:企业支付回收费,覆盖90%包装物回收。
中国“限塑令”升级:2025年前禁止非降解塑料袋,推广竹纤维替代品。
化学回收技术突破
热解油化:1吨废塑料可产750升柴油(英国ReNew ELP公司)。
酶解工艺:法国Carbios公司实现PET酶解再生,纯度达食品级标准。
生物基材料创新
美国Bolt Threads研发菌丝体塑料,用于替代皮革与包装材料。
中国科学家利用CO₂合成聚碳酸酯,减少石油依赖。
全球政策加速转型
欧盟《塑料税》:非再生塑料包装按0.8欧元/公斤征税。
美国《国家塑料战略》:2030年前实现100%可回收或可堆肥塑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