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軸破碎設備以高扭矩、大進料口為核心優勢,專門對付體積大、結構堅韌的廢舊塑料,如塑料托盤、汽車保險杠、大型中空容器等。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兩根反向旋轉的刀軸(轉速差 5%-10%),利用剪切、擠壓與撕扯的複合作用,將物料破碎至 30-50mm 的顆粒,破碎比可達 30:1,無需預先切割,大幅縮短前處理時間。
應用案例:某物流園使用 1000 型雙軸設備處理 1200×1000mm 的塑料托盤,單台設備每小時可破碎 1.8 噸,較傳統分段切割破碎效率提升 2 倍,且無需人工拆解,年節省人力成本 15 萬元。
單軸破碎設備採用單刀軸設計,兼具破碎與篩分功能,適用於體積介於 200-500mm 的廢舊塑料,如廢舊家電外殼、塑料桶、硬質管材等。其刀軸表面可配置不同齒形(如狼牙齒、螺旋齒),適應多種物料形態,出料粒度可通過更換篩網(8-50mm)精準控制,兼具靈活性與穩定性。
-
能耗更低:單軸結構簡化傳動系統,較雙軸設備節能 15%-20%,適合中小規模生產線。
-
維護便捷:模塊化設計使刀軸更換時間縮短 30%,日常保養成本降低 25%。
-
適應複雜物料:配備防纏繞導流板,處理帶有細絲或薄膜的混合物料時,堵塞頻率比傳統設備降低 60%。
刀片式設備是硬質塑料(如 ABS、PET、PC、PVC)的專用破碎裝備,通過 8-16 片高速動刀(200-800rpm)與定刀形成精密剪切面,將物料剪切成均勻顆粒(誤差 ±2mm),出料均勻度≥95%,適用於後續造粒、注塑等高精度工序。
-
篩網孔徑:8-20mm 可調,8mm 用於紡絲級再生料(如 PET 瓶片),20mm 用於粗加工(如 PVC 管材)。
-
刀具材質:SKD11 工具鋼(純料破碎,壽命 500 小時)或 YG8 碳化鎢合金(含雜質物料,壽命 1500 小時)。
-
典型應用:某瓶片回收廠使用 800 型刀片式設備,搭配 15mm 篩網,破碎後 PET 顆粒直接滿足紡絲機進料要求,較傳統設備效率提升 20%,雜質率低於 0.1%。
針對 PE 薄膜、PP 編織袋、軟管等軟質、易纏繞物料,爪刀式設備以高速旋轉的爪刀(1500-3000rpm)撕扯破碎為核心,6-12 組爪刀間距 8-15mm,配合導流板設計,有效避免物料纏繞刀軸。其獨特優勢在於可直接處理含水率≤15% 的潮濕物料(如農膜、水洗後的快遞袋),無需預先乾燥,節省前處理成本。
-
某農膜回收廠使用 600 型爪刀式設備,處理含水率 18% 的潮濕農膜,通過 2500rpm 高速運轉與 10mm 爪刀間距,破碎效率達 500kg/h,堵塞頻率從每班 5 次降至 1 次,清洗後泥沙殘留率<3%。
-
硬質物料(邵氏硬度>90A):
-
首選刀片式設備,篩網孔徑根據後續工序選擇(造粒用 8-15mm,預處理用 20-30mm)。
-
含金屬雜質時,需前置磁選機(投資 8000-1.5 萬元),避免刀具損傷(某廠未配磁選,刀片崩裂率達 15%)。
-
軟質物料(邵氏硬度<70A):
-
優先爪刀式設備,轉速≥2000rpm,爪刀間距 8-12mm(薄膜用 8mm,編織袋用 12mm)。
-
高濕度場景選配特氟龍塗層爪刀與不鏽鋼篩網,防粘連並延長設備壽命。
-
大件物料(尺寸>300mm):
-
必須使用雙軸或單軸破碎設備,進料口尺寸≥物料最大邊長 + 100mm(如處理 500mm 托盤,進料口需 600mm 以上),破碎比建議≥20:1 以減少二次加工。
-
小規模生產(日處理<10 噸):
-
設備組合:400 型刀片式(處理量 200kg/h)+ 手動振動篩(0.2 萬元)
-
投資範圍:0.5-1.5 萬元
-
適用場景:小型注塑廠邊角料回收、社區廢塑料初級處理
-
中規模生產(日處理 10-50 噸):
-
設備組合:600 型爪刀式(處理量 600kg/h)+ 800 型刀片式(處理量 800kg/h)
-
輔助設備:磁選機(1.2 萬元)+ 三級清洗線(5 萬元)
-
投資範圍:8-20 萬元
-
優勢:軟硬物料分線處理,效率提升 30%,雜質去除率達 95%
-
大規模生產(日處理>50 噸):
-
設備組合:1000 型雙軸(粗破托盤)+ 1500 型刀片式(精破 PET)+ 1000 型爪刀式(精破薄膜)
-
智能配置:PLC 控制系統(3 萬元)+ 物聯網監控(5 萬元)
-
投資範圍:80-150 萬元
-
技術亮點:全流程自動化,再生料雜質率<0.1%,滿足高端市場需求
-
預算有限(<5 萬元):
-
選擇基礎款刀片式或爪刀式設備,刀具選 SKD11 或高錳鋼材質,暫緩智能化配置(後期可升級)。
-
案例:某小型回收站購買 300 型爪刀式設備(1.2 萬元),搭配手動篩分,3 個月回收設備成本。
-
效率優先(10-30 萬元):
-
選配變頻調速電機(省電 15%)與自動反轉功能(減少堵塞),如 600 型爪刀式設備加裝變頻後價格增加 10%,但年節省電費 2 萬元。
-
品質優先(>50 萬元):
-
採用進口刀具與智能監控系統,如德國 ZERMA 單軸設備,刀具壽命達 3000 小時,遠程預警刀具磨損,年維護成本降低 40%。
-
處理量實測法:
-
攜帶 5kg 目標物料現場試機,記錄破碎時間並計算真實效率(如聲稱 1t/h 的設備,實測 30 分鐘破碎 400kg 即為合格),誤差超過 10% 建議重新談判。
-
電機與刀具鑒別:
-
電機:查閱 3C 認證編號,並用鉗形表測量負載電流(7.5kW 電機滿載電流應≤15A,波動超過 10% 即為功率不足)。
-
刀具:要求提供材質檢測報告(SKD11 硬度 HRC58-62,高鉻鑄鐵 HRC58-62),拒絕口頭承諾。
-
篩網與腔體檢查:
-
潮濕環境必須選 304 不鏽鋼篩網(磁鐵不吸),避免鍍鋅材質(壽命僅 1 年)。
-
撕碎機進料口實測尺寸需≥廠家標稱,防止大件物料卡殼(如標稱 800mm 進料口,實測應≥800×500mm)。
市場上聲稱「軟硬通吃」的設備,實際在專業領域效率比單一功能設備低 20%-30%,且維護複雜。正確策略是根據物料比例組合設備,例如混合廢料處理採用「雙軸粗破 + 刀片 / 爪刀精破」方案,雖增加 10%-15% 投資,但綜合效率提升 40%,長期成本更低。
-
試破服務:優先選擇提供 3 種以上物料免費試破的廠家,確保設備適用實際物料(某廠試破農膜、PET 瓶、托盤後,精準選型避免設備閒置)。
-
響應速度:要求 48 小時內現場維護(偏遠地區 72 小時),並確認常用備件(如刀片、篩網)庫存充足,避免停產損失(每停產 1 天損失約 5000-10000 元)。
-
技術培訓:選擇提供操作培訓與定期維護講座的廠家,確保工人正確使用設備(錯誤操作可導致刀具損壞率增加 50%)。
-
需求:日處理 5 噸 ABS 邊角料,破碎後直接回用於注塑機,顆粒要求 10-15mm。
-
方案:
-
主設備:400 型刀片式設備(7.5kW,0.8 萬元),篩網孔徑 15mm。
-
輔助設備:手動磁選機(0.3 萬元),去除殘留金屬碎屑。
-
效果:出料合格率 92%,注塑機進料口堵塞率從 15% 降至 2%,年節省原料成本 3 萬元,設備投資 3 個月回本。
-
挑戰:日處理 30 噸含水率 18% 的農膜,含泥沙雜質,傳統設備頻繁堵塞。
-
方案:
-
主設備:600 型爪刀式設備(30kW,3.8 萬元),特氟龍塗層爪刀(間距 10mm)。
-
配套設備:磁選機(1.2 萬元)+ 螺旋清洗機(4 萬元)。
-
成果:堵塞頻率從每班 5 次降至 1 次,破碎效率提升 35%,清洗後農膜潔淨度達 97%,再生顆粒售價提高 10%。
-
需求:日處理 100 噸混合廢料(托盤 30%、PET 瓶 40%、PE 薄膜 30%),生產高品質再生料。
-
方案:
-
粗破:800 型雙軸設備(75kW,15 萬元),破碎托盤至 50mm 以下。
-
精破:1000 型刀片式(45kW,8 萬元)處理 PET,1000 型爪刀式(90kW,12 萬元)處理薄膜。
-
後端:智能分揀系統(8 萬元)+ 逆流清洗線(20 萬元)。
-
效益:混合處理效率 5t/h,再生料雜質率<0.1%,達到食品級包裝用料標準,年增利潤 80 萬元。
雙軸適用於超大件(>500mm)或含金屬嵌件的物料,破碎比更高;單軸適用於中等尺寸(200-500mm),能耗更低、維護更簡單。具體根據物料尺寸與複雜程度決定,混合物料建議組合使用。
若處理普通物料,國產設備性價比更高(如青島程盛、廣東聯升);若生產高精度再生料(如紡絲級 PET),進口設備(如日本 Shini)的顆粒均勻度與刀具壽命優勢明顯,長期成本更優。
安裝時需確認設備水平度(誤差<2mm/m),電路連接符合當地電壓標準(如 380V±10%)。調試時從 50% 負載開始,逐步增加處理量,記錄電流、振動數據,確保設備穩定運行。
廢舊塑料破碎設備的選型,是結合物料特性、產能目標與成本預算的系統工程。小型企業應以專用設備為基礎,聚焦單一物料的高效處理;大型企業需構建「粗破 - 精破 - 清洗 - 分揀」的全流程體系,實現規模化與智能化生產。採購過程中務必重視現場試機與參數核驗,並優先選擇技術成熟、售後完善的廠家,確保設備投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效益。
通過本文的詳細解析與案例參考,希望能助您在廢舊塑料回收領域選對設備,為產業升級與綠色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如需進一步了解設備詳情或獲取個性化選型方案,歡迎聯繫我們的專業團隊,將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與服務。